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資料檢索計畫內容工作紀錄相關網站版權聲明 聯絡我們
 

計畫內容-近五年成果

研究計畫內容:

近五年之研究計畫內容與主要研究成果說明。

  申請人近年來皆從事數位典藏之相關研究,並以台灣棒球數位典藏為主題參與「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探討台灣棒球文化資產保存、數位化技術、Web 2.0相關應用、共同協作系統與社群推展、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技術、後設資料(Metadata)、資訊組織、知識管理、模糊Metadata應用、電子資料交換等相關議題。近五年內所發表之學術論文詳見附件「國科會人文處近五年(93.8.1至98.7.31)專題計畫成果出版情形表」)。
以下從四個面向來說明近幾年的研究內容與成果,分別是:(A) 內容建置與系統整合、(B) 成果展示與應用推廣、(C) 網站成效之計量分析、(D) 學術研究成果。

(A) 內容建置與系統整合

  申請人近年來之研究成果有許多是執行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所產出,共計有第一期的「臺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三年計畫、「台灣棒球文化資產開放共享平台之建置、推廣與應用」一年計畫,和第二期「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與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與整合研究」三年計畫,前後期計畫相互呼應,逐步進行內容建置與系統整合之工作。茲將歷年成果概述如下:

1. 系統整合
  本計畫多年來所完成之「台灣棒球文化資產數位典藏整合系統」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1 申請人近五年所建置之台灣棒球文化資產數位典藏系統架構圖


(1) 歷史新聞數位典藏子系統
  這是一個以台灣棒球歷史性新聞及老照片為主的數位典藏系統,命名為「台灣棒球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係由新聞媒體業者扮演資訊提供者角色,將舊報紙資料數位化後藉由攝入模組匯入本系統之中。另外在本系統研究發展的過程中,也一併探討數位新聞內容語意描述及分析數位化新聞適用的各式Metadata,並開發Metadata轉換及OAI-PMH協定模組,以解決與國家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的資料交換與整合問題。[1],[2],[3]

(2) 社群協作知識匯集子系統
  這是一個以參與式建構與知識分享為核心的協同創作系統,取名為「台灣棒球維基館」,開放予廣大球迷大眾、球員、教練和相關工作人員共同書寫個人所知、上傳個人所藏,藉由開放網路社群共同編輯,使典藏內容更豐富多元,以彌補上述新聞資料庫的不足,成為更具利用價值的數位典藏庫。[4]

(3) 數位文物管理展示子系統
  此一部份旨在尋求棒球文物典藏單位、棒球文史工作者、研究者或收藏家及棒球界人士的合作,期望能達成將分散各地之棒球文物數位化建檔,供社會大眾查詢應用的目的。因此,將本系統命名為「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5],[6]

(4) OAI-PMH整合檢索系統之開發
  OAI-PMH(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7]是由OAI協會(Open Archives Initiative)所提倡,為國際上數位化資源的整合與交換標準之一,在資訊傳播過程中以Metadata提供互通機制,將分散資源加以匯整,因此可作為數位圖書館、數位博物館間的通訊協定,達成分散式數位典藏品整合檢索目的。OAI-PMH協定具實作容易、開放性,採用XML與HTTP等開放標準,相容性高…等優點,在歐美已有許多單位進行建置與使用[8]。本計畫亦開發了符合OAI-PMH協定的檢索系統以供數位典藏聯合目錄擷取、匯集計畫成果,並供民眾查詢取用,達到數位典藏聯合目錄整合分散的眾多數位典藏資訊系統之目標。

2. 內容建置
  茲將本計畫歷年來所完成之數位化內容建置成果概述如下:
(1) 數位化建檔工作
        第一期:棒球歷史新聞
第一年數位化建檔工作(已完成):
*文字報導:20,000篇;
*新聞照片:800幅。
第二年數位化建檔工作(已完成):
* 文字報導:15,000篇(連同第一年合計35,000篇);
* 新聞照片:400幅(連同第一年合計1,200幅)。
第三年數位化建檔工作(已完成):
* 文字報導:15,000篇(連同前兩年合計50,000篇);
* 新聞照片:300幅(連同前兩年合計1,500幅)。
以上資料皆已全數匯入聯合目錄中。
        第二期:棒球文物
運動* 棒協文物照片:300幅。
* 棒協文物Metadata:300筆。
第二年數位化建檔工作(已完成):
* 紅葉少棒文物照片:約60~70餘幅。
* 紅葉少棒文物Metadata:約60~70餘筆。
* 洪太山文物照片:約1百餘幅。
* 洪太山文物Metadata:約1百餘筆。
第三年數位化建檔工作(進行中):
* 知名棒球文物收藏家葉國輝先生珍藏文物拍攝:40~50類。
* 知名棒球文物收藏家葉國輝先生珍藏文物Metadata建檔:40~50類。
第三期:運動與棒球文物
第一年運動底片數位化建檔工作(進行中):

  1. * 聯合知識庫老舊底片數位化與Metadata建檔:共400筆。

  以上第一、二年資料皆已全數匯入聯合目錄中,第三年資料預計在計畫結案前皆能順利匯入聯合目錄。每件文物另有大圖、中圖、小圖、網圖四種不同解析度之影像,建檔於本計畫自行建置的資料庫中供使用者查詢使用。
(2) Metadata研究分析
        第一期:棒球歷史新聞
由於Metadata[9]是數位化資源管理的核心技術,因此我們也進行適用於數位化新聞的Metadata研究:國外有IPTC制訂的NITF (News Industry Text Format)[10]、NewsML (News Markup Language)[11]、SportsML (Sports Markup Language)[12]、ProgramGuideML (Program Guide Markup Language)[13]、EventsML (Events Markup Language)[14];IDEAlliance發佈的PRISM (Publishing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y Standard Metadata)[15],XMLNews.Org所研擬的XMLNews[16],及常見的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國內官方有文建會制訂的「新聞紀錄Metadata格式」(News Records Metadata Format)[17],新聞業界有聯合報系的「聯合新聞標示語言」(UDN Markup Language);大陸方面有新華社的「新華標示語言」(Xinhua Markup Language)[18],中國報業協會的「中國報業電子新聞文稿格式」(Chinese News Text Format)[19]等。除了這些新聞專用的Metadata外,尚有許多泛用型的Metadata,可應用於各種數位化資源,例如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簡稱DC)[20]、國科會制訂的「數位典藏聯合目錄Metadata格式」(Digital Archive Catalog,簡稱DAC)[21]、全球資訊網協會(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簡稱W3C)所制訂的「資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簡稱RDF)[22]等,皆可作為各種Metadata整合機制。這些Metadata標準皆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23]為基礎,管理者可依需求規範新聞文件的DTD或XML Schema,又保留擴充彈性;XML標示的新聞文件,也可利用程式轉換到其它格式或平台,有助於新聞文件的儲存、檢索以及重複使用。
  由於適用的Metadata格式眾多,基於讓新聞能夠更廣泛的傳遞及交換的目的,我們選擇以數種不同格式進行對應轉換,並進行Metadata轉換系統的設計。目前本研究已完成並可順利轉換的Metadata格式分別為:(1) DC、(2) DAC、(3) RSS1.0、(4) RSS2.0、(5) NITF。其中RSS可以提供「棒球史上的今天」訂閱服務、DAC則作為聯合目錄匯出匯入介面、DC則結合OAI-PMH[24]分散檢索協定來使得資料更便於傳播與匯整、NITF則作為加強內文語意描述之用。
        第二期:棒球文物
  本計畫第二期開始著手研究適用於文物的Metadata格式,如藝術品描述類目(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 CDWA)[25]、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 Element Set, DC)[26]、博物館資訊交換協會CIMI格式(Consortium for the Computer Interchange of Museum Information, CIMI)[27]、中文資訊詮釋資料交換格式(Metadata Interchange for Chinese Information, MICI)[28] 和DAC(Digital Archive Catalog)等。
  研究發現:棒球文物所需欄位可以DC為核心來規劃,而MICI之欄位乃以DC為基礎且參考CIMI所制定,故我們以MICI為基礎進行增刪欄位作為棒球文物之Metadata格式。此外,考量目前文物類之Metadata多採用CDWA或DC,故為使棒球文物資訊日後能更廣泛的與其他文物管理系統傳遞及交換,我們選擇以數種不同格式進行對應轉換,並進行Metadata轉換系統的設計。目前本研究已完成並可順利轉換的Metadata格式有:(1) DC、(2) DAC、(3) CDWA。

(B) 成果展示與應用推廣

  在內容建置與系統整合過程當中,為了推廣本研究計畫之成果,申請人自2005年起即帶領研究團隊參與了一系列的展出、分享活動,如國科會例行的年度成果展,全國性的資訊展、國際性的國際書展等。詳如下表所示。

表1 本研究計畫之參展、分享記錄

日期

展覽名稱

展出地點

2005/5/29

數位典藏93年度內容開發公開徵選計畫成果展暨聯合目錄發表會

臺北君悅飯店

2006/5/20

數位島嶼 風華再現-數位典藏94年度內容開發公開徵選計畫成果展暨聯合目錄發表會

臺北誠品信義旗艦店

2007/3/10

典石成金!NDAP 2.0」~重返福爾摩沙~主題特展

故宮博物院B1

2007/12/1 ~ 12/2

96年資訊月

世貿一館

2008/2/18

97年國際書展

世貿一館

2008/6/20 ~ 6/21

「透明的時間感-生命記憶的典藏」藝術節: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96年度推廣應用公開徵選計畫成果展

台北市信義公民會館

2009/7/10

數位典藏網路計量工作坊(一):分享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計量分析經驗

國科會第13會議室

2009/12/11

數位典藏網路計量工作坊(二):提供數位典藏計畫網站進行網路計量分析之建議

國科會第13會議室

  除了參展之外,本計畫之成果也引起部份傳播媒體的關注,陸續前來採訪與報導,整理如表 2 所示。(依日期排序)

  表2 傳播媒體採訪與報導本研究計畫

日期

報導媒體

標題

2006/3/6

淡江時報635期

資圖系林信成設立棒球資料館[29]

2006/3/8

全國社區報

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

2006/3/9

聯合報

想看台灣棒球瘋 網站全都錄

2006/3/9
21:00

聯億新聞

棒球網站開放資訊編輯 瘋狂球迷趨之若鶩[30]

2006/3/10
19:00

民視電視新聞

台灣棒球維基館成立不到一年 瀏覽人次超過百萬[31]

2008/8/12

政大新聞系

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專訪

2008/9/21

國語日報

棒球維基館 網路共寫新頁[32]

(C) 網站成效之計量分析

  本數位典藏計畫之豐富內容係以「台灣棒球維基館」作為彙整與協作平台,因此在本計畫的三個網站中其使用率最高,自2005年4月啟用至2009年11月止,已累計了超過1萬7千餘頁的資料量,網頁瀏覽量高達1億3千多萬次,註冊使用者已有2千6百餘人;在Google以「棒球」作為關鍵字檢索,於1千2百多萬筆搜尋結果中排名第一,超越許多知名官方網站和入口網站,顯現本站之推展成效頗佳!
為了進一步分析該網站的使用狀況,我們自2008年7月起安裝Google Analytics軟體工具進行計量分析,並於國科會總計畫辦公室主辦的兩次網路計量工作坊中分享研究成果。茲將2008年7月至2009年11月統計結果概述如下:

  1. 造訪次數:共4,765,887次(每日平均約9,201次)
  2. 絕對特定訪客:約2,066,228人(以不重複之IP計算)
  3. 訪客區域分佈:共來自142國家5,060個城市
  4. 網頁檢視:共45,888,768頁
  5. 平均網頁檢視:9.63頁(網頁檢視/造訪次數)
  6. 每次造訪平均停留時間:約5分31秒
  7. 退回率:42.68%(瀏覽一頁即離開的比率)
  8. 新造訪次數:42.96%(第一次造訪的比率)

(D) 學術研究成果

  多年來申請人除了從事數位內容建置、典藏系統整合、研究成果展示推廣和網站成效分析之外,亦積極進行各項學術研究。近年來共計出版學術專書1冊、發表學術論文23篇、執行研究計畫7件、培養研究生9位。詳列如下:
(1) 出版學術專書1

  1. 林信成,《開放式數位典藏系統之研究》,文華,2009年9月。

(2) 發表學術論文23

  1. 林信成、鄭國祥、孫正宜,"報紙新聞專卷的數位典藏與加值利用",2004年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暨教育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11~27,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4/8/23 ~ 2004/8/24。
  2. 林信成、孫正宜,"數位化新聞的資訊組織",2004年現代資訊組織與檢索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2004/11/19。
  3. 林信成、游忠諺,"提升體育新聞資訊品質之探討-以SportsML、NITF、NewsML整合為例",數位典藏作業規劃與品質管理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2004/12/2~2004/12/3。
  4. 林信成,"主題式報紙新聞數位典藏之研究—以台灣棒球運動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四十二卷,第三期,頁369 - 392,2005年3月。【收錄於LISA】
  5. 林信成、游忠諺、康珮熏,"新聞數位典藏之Metadata探討",《廿一世紀數位圖書館發展趨勢》(胡歐蘭教授七秩壽慶紀念專書),頁23-43,文華,2005年2月。
  6. 林信成、康珮熏,"報紙新聞數位典藏Metadata轉換系統之設計與應用",中文媒體數位典藏與新聞標示語言研討會,頁B2-1~B2-23,台北‧國家圖書館,2005/5/11~5/12。
  7. 林信成、康珮熏,"Metadata與OAI-PMH在新聞數位典藏之整合應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2005年9月,第四十三卷,第一期,頁49-68。【收錄於LISA】
  8. 林信成、康珮熏,"建置以OAI-PMH為基礎的數位化新聞Metadata分散檢索系統",TANet 2005研討會論文集,光碟檔G21.PDF,台中˙中興大學,2005/10/26~10/28。
  9. 林信成、陳瑩潔,"Wiki協作系統在數位典藏內容加值之應用研究",TANet 2005研討會論文集,光碟檔G22.PDF,台中˙中興大學,2005/10/26~10/28。
  10. 林信成、陳瑩潔、游忠諺,"Wiki協作系統應用於數位典藏之內容加值與知識匯集",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2006年3月,第四十三卷,第三期,頁285 - 307。【收錄於LISA】
  11. 林信成、羅君玉、陳和琴,"虛擬社群的知識分享:比較中文維基百科與Yahoo!奇摩知識+",《數位內容產業發展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25,2006/3/18,台北銘傳大學。
  12. 林信成,"從報紙棒球新聞數位典藏談傳播與圖書資訊的整合",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會 -- 數位風華 典範轉移,2006/07/12 ~ 2006/07/14,台北˙台灣大學。
  13. 林信成、李婉羽,"台灣棒球文物數位典藏與Metadata比較分析",《2006TANET研討會論文集》,光碟檔G0010.PDF,花蓮:花蓮教育大學,2006/11/01~2006/11/03。
  14. 林信成、官欣瑩,"台灣棒球文物數位典藏展示系統規劃與設計—以棒協文物為例",《2006TANET研討會論文集》,光碟檔G0005.PDF,花蓮:花蓮教育大學,2006/11/01~2006/11/03。
  15. 林信成、陳彥宇,"台灣棒球維基館授權模式探討--兼論法律從業人員對開放內容授權協議的看法",RALIS2006 Autumn,2006年11月18日,台北˙台灣大學。
  16. 林信成、陳俊佑,"從文化資產保存角度探討百年來台灣棒球書籍出版概況",於現代圖書館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暨黃世雄教授七秩榮慶研討會論文集,黃世雄教授七秩榮慶籌備小組編(台北縣:淡江大學,2007),121-154。
  17. 林信成、林瑜嫻,"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推展成效探討",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5卷,2期(2008)。
  18. 林信成、林瑜嫻,"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推展成效探討",Wikimania2007第三屆維基媒體國際會議(台北:劍潭青年中心,2007)
  19. 林信成、鄭國祥,"運動文化資產之數位典藏與加值利用--以台灣棒球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第66期,2008年8月,頁14-34。
  20. 林信成、詹凱博,"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資訊保存與取用現況初探",第九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2008/7/4~2008/7/5,中國大陸˙武漢大學。
  21. 林信成、黃文彥,"虛擬實境之資訊架構設計--以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3D導覽系統為例",第九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2008/7/4~2008/7/5,中國大陸˙武漢大學。
  22. 林信成、鄭國祥,"數位典藏資訊系統之長期保存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2009年3月,第46卷,第3期,頁323-349。
  23. 林信成、洪銘禪,"AWStats於Wiki網站記錄檔分析之應用",2009圖書館與資訊社會研討會,台北新莊:輔仁大學,2009/5/6~2009/5/7。

(3) 主持研究計畫8

  1. 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3-2422-H-032-001,執行期限:93.3.1至94.2.28。
  2. 資訊與數位圖書館學課程系統化整合之研究-子計畫一:提升文學院學生資訊科技素養之整合課程規劃(IV),教育部,計畫編號:H301,執行期限:93.9.1至94.8.31。
  3. 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 (II),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4-2422-H-032 -002 ,執行期限:94.3.1至95.2.28。
  4. 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 (III),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5-2422-H-032-001,執行期限:95.03.01至96.02.28。
  5. 台灣棒球文化資產開放共享平台之建置、推廣與應用,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6-2422-H-032 -004,執行期限:96/03/01至97/02/29。
  6. 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與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與整合研究 (I) ,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6-2422-H-032 -002,執行期限:96/03/01至97/02/29。
  7. 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與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與整合研究 (II) ,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7-2631-H-032 -002,執行期限:97/08/01至98/07/31。
  8. 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與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與整合研究 (III) ,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8-2631-H-032 -002,執行期限:98/08/01至99/07/31。

(4) 培養碩士畢業生9

  1. 孫正宜,「新聞專卷的數位化與加值應用-以台灣棒球報紙新聞數位典藏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4年6月)。
  2. 游忠諺,「Wiki系統評估與社群經營之研究-以維基百科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6年2月)。
  3. 李婉羽,「台灣棒球文物數位化流程與數位典藏系統之規劃設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8年2月)。
  4. 官欣瑩,「Wiki資訊架構之可用性評估:以台灣棒球維基館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8年2月)。
  5. 林瑜嫻,「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之計量分析」(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8年6月)。
  6. 康佩熏,「基於OAIS模式之開放式數位典藏系統設計:以台灣棒球歷史新聞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9年1月)。
  7. 陳瑩潔,「Wiki協作系統之可用性研究:以台灣棒球維基館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9年1月)。
  8. 陳俊佑,「從使用者角度探討中文wiki網站成功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9年6月)。
  9. 詹凱博,「Wiki擴充模組之開發與應用:以台灣棒球維基館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2009年6月)。

參考資料:

[1]林信成,「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3-2422-H-032-001。(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
[2]林信成,「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 (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4-2422-H-032 -002。(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
[3]林信成,「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 (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422-H-032 -001。(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
[4]林信成,「台灣棒球文化資產開放共享平台之建置、推廣與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6-2422-H-032-004。(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
[5]林信成,「台灣棒球文物館與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與整合研究 (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6-2422-H-032 -002。(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
[6]林信成,「台灣棒球文物館與數位典藏系統之建置與整合研究 (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7-2631-H-032 -002。(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
[7]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The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 available from <http://www.openarchives.org/ OAI/openarchivesprotocol.html> (2006/11/20)
[8]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OAI community", available from <http://www.openarchives.org/ community/index.html> (2006/11/24).
[9]NISO, "Understanding Metadata", NISO Press, 200, .available at www.niso.org/standards/resources/UnderstandingMetadata.pdf  (2006/11/26)
[10]IPTC, “News Industry Text Format”, available at http://www.nitf.org/ (2006/11/26)
[11]IPTC, “News Markup Language”, available at http://www.newsml.org/ (2006/11/26)
[12]IPTC, “Sports Markup Language”, available at http://www.sportsml.org/ (2006/11/26)
[13]IPTC, “Program Guide Markup Language”, available at http://www.programguideml.org/pages/index.php    (2006/11/26)
[14]IPTC, “Events Markup Language”, available at http://www.iptc.org/EventsML/ (2006/11/26)
[15]IDEAlliance PRISM Working Group, “PRISM: Publishing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y Standard Metadata”, available at http://www.prismstandard.org/PAM_1.0/ (2006/11/26)
[16]XMLNews.org, "XMLNews Specifications", available at http://www.xmlnews.org/XMLNews/ (2006/11/26)
[17]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知識管理系統,<News Records Metadata Format>,可得自 http://km.cca.gov.tw/download/rule.html  (上網日期:2006/11/17)。
[18]新華社技術局標準工組,<XinhuaMLv1.0功能說明書>,2003年1月18 日。
[19]中國報業協會規範工作組,<中國報業電子新聞文稿格式>,2000年5月。
[20]Dublin Core Metadata Initiative, "Recommendations," available at http://purl.org/DC/documents/recommendations.htm  (2006/11/27).
[21]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聯合目錄",可得自http://catalog.ndap.org.tw (2006/11/26)。
[22]W3C, "RDF Primer - W3C Recommendation 10 February 2004", 2004/2/10, available at http://www.w3.org/TR/rdf-primer/  (2006/11/6)
[23]W3C,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available from http://www.w3.org/XML/ (2006/11/30).
[24]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The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Metadata Harvesting", available at http://www.openarchives.org/OAI/openarchivesprotocol.html (2006/11/30).
[25]Baca Murtha, Patricia Harprin, “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 The J. Paul Getty Trust http://www.getty.edu/research/conducting_research/standards/cdwa/ (accessed March 19. 2006)
[26]DCMI, “DCMI.”http://dublincore.org/ (accessed December 15. 2007)
[27]陳雪華,「博物館典藏品數位化資訊組織之探討」,大學圖書館3卷,1期(1999):4-16。
[28]陳雪華、陳昭珍、陳光華,「數位圖書館/博物館中詮釋資料之理論與實作」,圖書館學刊13期(1998年12月):45。
[29]熊君君,「資圖系林信成設立棒球資料館」,淡江時報635期,2006年3月6日, http://tkutimes.tku.edu.tw/New/news.php?Seqno=0000013952 (檢索於:2009年8月4日).
[30]http://www.youtube.com/watch?v=nyu5qUvSaCo (accessed August 4, 2009).
[31]http://www.youtube.com/watch?v=QURzhn45p2Y (accessed August 4, 2009).
[32]趙瑜婷,「棒球維基館 網路共寫新頁」,國語日報,2008年9月21日,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58096 (檢索於:2009年8月4日)。